您当前的位置 :首页 > 新闻 > 保健养生

 

保健养生

这8个信号,说明你的血糖可能失控了

《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》显示,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1.9%,且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我国糖尿病的前期检出率仅为35.2%,这意味着不少人都出现了血糖“失控”却不自知的情况。


图片


那么,血糖升高可能出现哪些症状,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要怎么识别呢?今天的文章就为大家详细解答。





01

什么是高血糖?


在了解高血糖的症状之前,我们需要先明确它的概念。当空腹血糖值高于6.1毫摩尔/升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值高于7.8毫摩尔/升,我们就称之为高血


图片


*来源于《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



生活中偶尔血糖偏高属于正常现象,比如一次性摄入过多的含糖食物或是神经紧张等,都会引起血糖升高的情况,通常通过身体的自我调节就可以恢复正常。


但如果血糖长期且持续偏高,你可能就要提高警惕了,这也许正是进入糖尿病前期或患上糖尿病的信号:

糖尿病前期:此时空腹血糖值介于6.1~7.0毫摩尔/升,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值介于7.8~11.1毫摩尔/升。这是从正常糖代谢向糖尿病发展的过渡阶段,大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症状。


糖尿病:此时空腹血糖值≥7.0毫摩尔/升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值高于11.1毫摩尔/升,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症状。


02

如何控制血糖?


当出现高血糖的情况时,除了谨遵医嘱服用药物来控制血糖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同样重要。


我们将从饮食、睡眠、运动、情绪四个方面为你提供改善方法:


01

3个技巧改善饮食习惯


在饮食方面,给大家总结了三个小技巧:控制总热量的摄入、调整饮食结构、增加对血糖友好的食物。



控制热量的摄入


如果BMI>28,属于肥胖的范畴,建议将日常饮食减少约一半的量;如果BMI在24~28之间,属于超重范畴,日常饮食则可以减少三分之一左右的量。通过控制总摄入量来降低体重,可以减少胰岛素抵抗对血糖的影响。

*BMI=体重÷身高²(体重单位:千克;身高单位:米)


图片



调整饮食结构


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控制血糖的释放,在每日摄入的热量中,建议50%来自碳水化合物、30%来自脂肪、20%来自蛋白质


因为营养素分类和食物分类不完全等同,比如我们很难把米饭和蔬菜里的碳水化合物单拎出来放在一起,所以不能简单地换算为5分主食、3分脂肪、2分蛋白质。换算成体积来看,主食和肉各占约四分之一,蔬菜约占到一半。


增加对血糖有益的食物


大家可以在日常饮食中,增加对血糖友好的食物,例如:

▪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:例如深海鱼、植物油等,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和促进胰岛素分泌;

▪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:例如燕麦、玉米等主食,可以避免让血糖产生太大的波动。


图片


02

保证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


看似与血糖无关的睡眠,其实也在影响着我们的血糖水平。


据研究,如果经常睡眠时长不足6小时或超过8小时,可能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。而良好的睡眠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血糖,例如深度睡眠时的脑波就可以调节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,从而帮助身体在第二天更好地调节血糖


这里为大家提供几个助眠小技巧:

▪ 卧室黑暗无光对进入深度睡眠、彻底放松和保持昼夜节律至关重要。所以,我们可以在卧室安装遮光窗帘,或是戴眼罩睡觉

▪ 室温控制在20℃-23左右,会使我们感觉舒适,从而更容易入睡。

▪ 睡前避免吃太多,因为这会使消化系统兴奋进而带动身体兴奋,从而降低睡眠质量。


03

“有氧”和“抗阻”运动缺一不可


快走、慢跑、骑行等有氧运动可以消耗从饮食中吸收的葡萄糖,直接降低血液中的血糖浓度


深蹲起、举哑铃、仰卧起坐等抗阻训练可以通过刺激肌肉细胞体积的增大,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,间接改善血糖波动,因此建议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结合进行。


图片


04

及时排解负面情绪


当我们情绪激动时,身体会出现应激反应,即调动肾上腺素,快速释放储存的碳水化合物进入到血液中,从而升高血糖。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琐事,都可能成为我们情绪的引爆点,引起血糖波动。


因此,建议大家陷入紧张、焦虑等负面情绪时,通过阅读、冥想、听音乐、找朋友倾诉、参加户外运动等方法,及时调节心态、宣泄情绪。


3月21日山东省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专家李明龙主任来我院坐诊,针对我院检出的患有糖尿病、高脂血症等疾病的客户进行了报告解读并制定治疗方案。

坐诊现场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案例一:张女士,45岁,近两月出现频繁尿频、口渴、食欲增加、体重下降等症状,去医院检测血糖,结果显示空腹血糖10.5mmol/L,随血糖15.2mmol/L,未做任何治疗及饮食生活方式改变。身高158cm ,体重75kg。李主任建议:1.饮食控制: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,增加蔬菜和蛋白质的摄入;2.运动: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控制体重;3.药物治疗:口服二甲双胍降糖药物。每3个月检测一次血糖。

图片

图片

案例二:刘先生,68岁,近三个月体重逐渐增加,身高167cm,体重94kg,体检总胆固醇、甘油三酯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。李主任建议:1.改变生活方式,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;2.适量运动,戒烟限酒;3.药物治疗:口服瑞舒伐他汀降低血脂水平。定期检测血脂和体重。

咨询结束后李主任针对内分泌疾病的防治做了知识讲座图片

三月份蓝星体检邀请彩超专家于国放主任、腺外科专家侯连泽主任、内分泌专家李明龙主任分别到我院坐诊,为60余位客户检查、咨询并制定治疗方案。为会员客户提供绿色通道到省立医院就诊:肿瘤科1人、血管外科专家会诊下肢血栓1人、耳鼻喉科 1 人、影像科2人(已手术)。


在线客服

在线预约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在线预约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